第19期
MgO加入量和烧成温度对镁橄榄石材料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
作者机构:
分类号:
卷号:
期号 : 2010 年, 第19期
内容简介

    镁橄榄石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湖北宜昌镁橄榄石细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加入不同含量的镁砂、在不同温度下烧成的镁橄榄石耐火材料基质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并研究镁砂加入量和烧成温度对镁橄榄石质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试验原料:湖北宜昌镁橄榄石细粉(M2S,w(MgO)=36.95%、w(SiO2)=37.03%)和电熔镁砂。将镁橄榄石细粉与电熔镁砂按照表1配比准确称料,加入4%左右的树脂作为结合剂混合均匀,在150 MPa压力下压制成Φ20 mm×20 mm的试样,置于110 ℃烘箱内干燥24 h,然后在空气中分别于1 400、1 500和1 600 ℃下进行烧成(保温时间均匀3 h)。对烧成后的制品进行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的检测,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物相组成。
表1  试样的配料组成
试样编号 m(M2S)/g m(MgO)/g w(MgO)/%
A1 300 0 0
A2 270 30 10
A3 240 60 20
A4 210 90 30
A5 180 120 40
    试验结果:(1)随着镁砂含量的增加,低熔点相顽火辉石(MS)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完全转化为高熔点的镁橄榄石(M2S)相,所以增加镁砂的含量有助于MS转化为M2S。随着镁砂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逐渐增大,其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逐渐降低。(2)在镁砂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烧成温度有利于加速镁橄榄石的烧制过程,且烧成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增大。
(摘编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4)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