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政策法规 > 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6年11月10日 08:55 耐火材料网 zr/文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着经济结构畸重、产业层次较低、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等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工业结构超重特征突出,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轻工业发展不足。2015年,我省轻重工业比例为7.392.7,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4%,煤炭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46.8%,形成“一煤独大”“头重脚轻”的产业结构特点,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外部市场发生变化对我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影响较大。

二是制造业发展不足。制造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无论是行业总量还是产品、企业规模都偏小,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产品初级、经营粗放,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在行业内缺乏话语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电子产业、信息产业、汽车配套产业等现代化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的配套能力有限,特别是在承接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时显得尤为突出。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仅占企业总数的8.2%,其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只占5.8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创新体系仍较弱,我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仅占到全国的2.9%、2.1%和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为0.7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绿色发展能力较弱。重化工业为主导仍然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低能耗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煤炭、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电力等主要高耗能行业能耗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能耗水平和资源消耗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不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判断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