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胡鞍钢:中国改革需确立五大改革观

2006年03月28日 10:13 吴狄/文

二00五年被认为是中国的改革年、改革攻坚年,那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改革?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十五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广泛参与等五方面达成社会共识的改革观。
  ——需要以人为本的改革。改革显然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以GDP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就中国而言,改革应有助于十三亿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十三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
——需要广泛参与的改革。所有改革都应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既参与改革的设计,也参与改革的评估,让他们享有平等的参与权、表达权、讨论权乃至投票权。参与的过程就是信息披露的过程,也是各种利益表达的过程,更是各方妥协的过程。
  ——需要基于规则的改革。有规则改革的效率、公平性均高于无规则改革,有了规则,人们才对改革有良好预期,既便于人们遵守游戏规则,也便于人们监督游戏规则,基于规则的改革,即使规则不对,也需要通过规则来修改规则。
  ——需要透明的改革。透明是改革的主要原则,所有的改革信息要透明,改革方案不论大小,披露信息十分重要,各类改革方案在形成、制定、实施过程中不断披露信息,将使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信息并形成自己的预期。
  ——需要分享式的改革。改革的最优方案是能够使所有人受益,但现实上这很难实现,次优方案是必须对受损者给予足够补偿,这一方案既现实也合理,它让受损者也能分享改革成果。
  胡鞍钢表示,经过二十多年改革的实践、学习与争论,中国应更理性地反思改革过程,树立新的改革观,使改革成为十三亿人实现富民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
  胡鞍钢:本届政府正在架构中国新政
  今年“两会”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就国内改革问题,主要谈及宏观调控、政府改革以及“三农”问题等三个方面。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对此发表评论称,“我的感觉总的来说,就是新一届政府正在架构中国新政”。
  他分析说,从“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脉相承的治国之策表明,中国领导人在大好经济形势面前,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心。
  这次宏观经济调控与前四次调控相比,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及早发现、果断决策、主动调控;二是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三是实行点刹车,缓转弯,灵活把握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和力度;四是既治标又治本,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尽管目前来看,本届政府已成功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温家宝仍十分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强调宏观调控决不能半途而废,要继续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继续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这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特别是高层领导人突出的学习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效应。
  温家宝就二00五年的中国改革年提出五项改革任务,转变政府职能居于首位尤为突出,表明“改革年的核心将是改革政府”。胡鞍钢称,中国以往都是政府推动改革、规划改革,现在到了改革政府的时候了。政府改革的核心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新近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以及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即体现出政府改革的强烈意愿。
  中国新政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它既是中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难点问题,也是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挑战。
  胡鞍钢认为,温家宝对中国农村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准确的、时机是成熟的。目前来看,中国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都有反哺农业的能力,无论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有反哺农民的方式和做法。对中国这样一个GDP已经是一九七八年的十倍,财政收入相当于GDP五分之一的国家来说,已具备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设施及基本公共投资的能力,而向农民投资,实际上就是向发展投资、向未来投资。
  中国是世界上穷人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一九七八年中国贫困人口近五亿,目前这一数字已降至八千万左右。胡鞍钢表示,中国改革的最大收益,就是最大规模地减少了贫困人口。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承诺,就是要进一步减少现有贫困人口,因此,中国还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投资农民、服务农民、转移农民,最终富裕农民。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