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地方政府职能谋变 宏观调控下一步

2006年03月28日 10:00 吴狄/文

关于宏观调控成效的评价和是否延续的问题,在是次全国“两会”上依然是最令人关心的话题之一。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避免了经济大的起落。
  客观而言,2004年宏观调控可圈可点。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见微知著,主动调控,避免了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避免了一次经济发展大的起伏,我们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毫无疑问,宏观调控作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现象,它不可能随着一个财年的结束而结束。宏观调控在去年主要针对的是包括粮食安全、投资过热、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等诸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转变政府职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今年这个改革年里最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
地方政府职能谋变
  “我们常讲,经济运行当中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那么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由投资增幅过快、总量过高所引起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两会”期间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这些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这主要是因为原有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虽然得到了遏制,但是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他介绍说,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万个,去年新开工了15万个新项目,其中12月份开工了2万多个新项目。
  姚景源在另一个场合则说,现在中国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当于过去3年的投资。他因此预测说:“中国投资到2007年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确实要头脑冷静,要时刻考虑到防止投资过热,防止出现国民经济失衡。” 地方政府在做大地方财政收入和GDP、追求政绩等内在驱动下,往往很自然地选择相同的发展途径:引资上项目,上大项目。同时,通过经营城市抬高地价获得发展资金,并把房价高涨的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而投资过热的现象总是伴随着政治周期的循环,按照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看法,就是中国目前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制度安排,仍然适合旧的工业化道路,即重产值而不重效率。比如对各级官员考核,把产值的增长放在的第一位;政府最大税种———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成等。
  所以,在吴敬琏看来,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成效不但是遏制了去年一季度来势汹汹的固定资产投资浪潮,而且是促使人们关注“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方式”这一深层问题,思考怎样坚定地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用什么手段促成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认识的提高,是无价之宝。”吴敬琏说。
  今年初以来,吴敬琏在多个场合不断布道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尽管对这个命题的前景各方没有异议,但是对何时转(是明年开始的“十一五计划”就开始转还是要等更长的时间),由谁主导转(政府还是企业)等很多更细的问题,经济学家们的分歧依然巨大。
很多观察家认为,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二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就是有效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而在现阶段,要想让地方政府实现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职能转变并不容易。一方面,他们仍然被委以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地方政府主动谋求服务型政府的动力不足。
  所以,这注定是要在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中才能谋变。
  部委职能待廓清
  3月7日,发改委、央行、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四部委负责人就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回答宏观调控何时结束的时候说:“宏观调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他接着说,只是因时因情况的不同,对宏观调控的取向、重点和力度的把握有所不同。
  他没有提到的是“调控方式”,即是靠市场手段还是行政手段调控。
  去年,恰恰是在调控手段问题上存在广泛争议。吴敬琏就曾直言指出:“现在有人把投资项目的审批也叫做宏观调控,这不对,这是行政对微观主体的干预,已经超出了市场经济意义下宏观调控的范围。”
  按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钱颖一的介绍,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指的是政府调控利率、汇率、税收和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宏观变量。 而政府在市场经济里除宏观调控之外的另一个主要责任就是微观的市场监管,比如银行的监管、电信的监管以及对食品的监管等。“发改委究竟是宏观调控部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是发展规划部门还是协调改革部门?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政府职责,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论的问题。”钱颖一说。
  于是他得出结论,中国政府的职责转变———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包括政府区分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还远远没有完成。
  “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问题。”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房价迷雾
  中国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是局部泡沫还是全局性泡沫?在宏观调控进行了近一年后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像宏观调控前一样,没有统一答案。 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商和一部分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有真实需求支撑,所以不存在泡沫。即使有,也只是在极个别城市。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现在的房地产价格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出现了很严重的泡沫。但对泡沫何时破灭,又有两种判断。一是很快将会破灭,一是虽然泡沫明显,但价格一时还很难大幅下跌。
  网络上也同样展开了两个阵营的大辩论。无论是看涨还是看跌,通常都被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
  我们就这样在局部的真理中迷失了整体的方向。
  但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们在经过了宏观调控前后一年多的争论后,思想似乎正在统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年初的一次论坛上指出,2005年央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说,今年货币当局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要认真研究房地产市场,二是要积极推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
  而在此前关于此轮宏观调控中房地产是否过热、是否是泡沫经济的争论中,央行认为过热,需要打压,而建设部则认为是局部过热,整体而言要促进该市场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是相当复杂的,不能简单地根据几个数字判断它热了还是冷了,然后采取很强的措施。无论哪个部门都不应当有这样的态度。”这位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说。
  这种态度的微妙转变是否正反映了宏观调控的两难选择?“如果大幅度提高利率,进而抑制房地产消费需求,那么房地产行业就可能崩盘,  从而扩大到相关行业和整个社会,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观察家说。
  而且,在今年投资增速将被严格调控,出口在全球经济整体平淡、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特别是汇率的不确定性变动下而显得不那么确定的情况下,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住房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最大消费。 2004年中国13.65万亿的GDP中,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约占54%,出口(5600亿)约占4%,而居民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记者还没能获得可靠数据。不过根据高盛分析师梁红的数据,2003年该比例达到了5.6%。
  通缩还是通胀?
  就在不少人抱怨工作一辈子就是为了套房子的时候,中国的住房支出并没有纳入通货膨胀关键指数——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中。
CPI是我国十几年前编制的、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去年,CPI增速几次达到或超过加息临界点5%,并不断引发各界对加息还是不加息的揣测。今年伊始,这个指数再一次让经济学家们对宏观经济走势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而这次是关于通缩还是通胀。
  今年1月份CPI比去年同期上升1.9%,增速连续第五个月回落,并且终结了持续13个月的负利率,因为1.9%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2.25%。 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要警惕通缩压力,而且,加息和投资调控政策的必要性也在下降。
  但是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通胀压力未减,因为今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很大。
  去年CPI大幅上扬主要是因为占CPI最大权重(超过30%)的粮价的上扬。随着去年粮食的恢复性增长,粮价涨幅逐渐回落,其物价“发动机”的作用将让位于公用事业和服务类价格,其“补涨行情”将会成为今年物价指数新的上涨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最新的研究报告就认为,许多地区本应出台对水、电、燃料的价格调整政策被当前通胀压力延后,一旦国内通胀压力稍有缓解,这些地方就会进行调价。另外,许多地方的城市交通、医疗服务费等公共服务品价格定价较低,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而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已经在为此做着准备。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介绍说,今年国家将适度疏导公用事业价格。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将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把握出台时机和节奏,精心组织实施。
  通胀压力除了来自CPI覆盖的这些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以外,更来自于该指数没有覆盖的持续走高的基本原材料价格。
  本月初,宝钢正式宣布接受2005年度国际市场上铁矿石71.5%的涨幅,这一涨幅大大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20%-30%。而去年铁矿石价格涨幅为18.6%。
  就在铁矿石宣布涨价几天后,锰的国际价格迅速作出反应,上涨了约六成;广泛用于钢铁业的耐火材料也纷纷上调价格等。
  铁矿石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约占30%。铁矿石价格的猛涨将直接影响到钢材的价格,进而波及汽车、房产等众多下游行业。
  既然对通缩还是通胀这个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判断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别,很自然,两个阵营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是背道而驰。有人预计加息的必要性降低,有人则认为在行政性宏观调控手段亟待淡出的背景下,在通货膨胀压力、投资反弹、企业赢利等指标的压力下,政策天平在朝着进一步加息的方向倾斜.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