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发改委确定今年发展改革工作重点

2006年03月28日 09:44 吴狄/文

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如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央政府投资将重点投向哪些领域?如何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将作哪些调整?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把握"一条红线",做到"四个坚持"。
  "一条红线"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统领发展改革工作,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四个坚持"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坚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上来,坚决克服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对如何抓住宏观调控提供的机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马凯指出:
  一是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抓紧发布和实施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等行业产业政策和规划。钢铁行业要支持大型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和建立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电解铝行业要在调控总量的前提下,结合淘汰落后能力,适度建设有稳定氧化铝原料供应和电力保障的电解铝项目,加快现有大型铝基地的建设。水泥行业要继续发展具备规模要求的新型干法水泥,支持上大压小,鼓励大型企业跨地区发展、重组和联合。研究提出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组织实施重大装备本地化专项。
  二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继续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汽车电子、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重点产业化专项,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产业。新建数字化诊断、清洁生产技术、煤化工、电动汽车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组织研制高速铁路、大型高技术船舶等技术装备。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工业节水技术、节能技术、资源勘探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等重大产业技术开发。支持西部、东北地区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推进大型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积极稳妥地推进金税、金关、金农、金质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服务业各领域的产业分工,引导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抓紧制定国务院2004年3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抓紧研究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渠道。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推进东北钢铁、石化、装备等产业的升级,巩固东北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抓紧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五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当务之急是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各项措施。抓紧组织制定《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完善主要耗能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实施能效标识管理。支持一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
  六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置收费制度,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设施运营市场化进程。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马凯说,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当前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作为解决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切实抓紧抓好。国家发改委要继续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主动配合,加强协作;对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马凯说,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2005年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要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调节。大力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支持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机电、农副产品等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做好粮棉进出口配额管理工作。合理安排煤炭出口。组织好国内急需的能源、原材料、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进口。加强重要商品进口的组织协调,开展联合采购,降低进口成本。
  二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将引进外资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结合起来,组织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和市场准入管理。严格限制低水平、高能耗、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进入,鼓励外商投资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着力促进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产业的结构升级,加快实施《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制定和完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外商合法权益。引导外商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增加对我国的投资。加快编制并组织实施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进一步加强外债总量调控,优化外债结构,防范外债风险。
  三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推进多双边投资合作促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各类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搞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