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2005钢材价格的四个预测

2006年03月28日 09:42 吴狄/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领域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去年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钢材市场发挥了明显作用。据预测,今年的钢材消费将是个位数增长,价格有可能会前高后低。
  消费量呈个位数增长
  今年钢材价格继续攀升的动力不足,钢材行情很可能不如去年强劲。一是今年钢材需求增长力度将弱于去年,消费增长很可能会低于10%。国际钢铁协会预测,今年中国钢需求增长率在6.5%~10.3%。国内业界一位权威人士认为,今年国内钢材消费增长很可能是个位数。
  二是今年我国钢材需求增长虽有所减弱,但钢铁产能和钢铁产品产量仍将大幅增长。近两年来,我国钢铁投资急剧增长,钢铁产能大幅增加。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已形成年产3.1亿吨钢的能力,在建能力还有1.5亿吨,而且基本上要在今明两年完成。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今年我国将新增钢产能3500万吨,产量预计增长4500万吨。钢产能和产量的增长将超过钢消费需求的增长。钢材市场的供求压力将逐渐增大,供给压力将逐步显现。
  三是世界钢材市场价格开始见顶,结束了连续攀升,进入高位盘整阶段。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今年世界钢消费量将增加3700万~4700万吨,这比去年6700万吨的消费增长量至少低2000万吨。据世界经合组织分析,1998年后几年间全球有1亿吨钢生产能力被关闭,但到今年世界钢产能将达到12.478亿吨,比1998年增长15%。而今年全世界钢消费量预计在10亿吨左右。产能大于需求的格局又将重新形成。也就是说,世界钢材市场对中国钢材市场的牵引力在今年不是越来越大,而是逐步趋于减小。
  价格可能前高后低
  今年的钢材价格很可能前高后低。一是目前我国钢材(坯)出口力度不断加大,出口大幅增加。钢材(坯)从去年年初的月平均净进口288.5万吨,到去年11月已变成月净出口106万吨,这对国内钢材高位运行形成有力支撑。预计这种态势还能维持几个月。二是目前世界铁矿石、焦煤等正酝酿着新一轮大幅度提价,钢材成本可能将进一步提高,成本对价格的支撑力度短期内会加强。三是对钢材价格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钢材需求将是平稳渐进式回落,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下半年可能趋于明显。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回落可能将主要体现在下半年,也就是说钢材需求增长力度减弱将主要体现在下半年。而受新增钢铁生产能力不断建成投产、原材料制约缓解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的钢铁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将大于上半年。一方面是需求增长力度减弱,另一方面是产能的不断扩大,增产压力加大,这样下半年的供给压力很可能大于上半年,价格下滑的可能性加大。
  国内外价差逐步缩小
  去年国内外钢材价格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去年9月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61.2点,国内价格指数为119.97点,相差41.23点,国内价位比国际要低1/3。到去年11月末,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为150点,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为122.1点,相差27.89点,差距虽稍有缩小,但仍然是巨大的。这种巨大价差的存在,导致了我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大幅增加。这种变化一方面减轻了国内钢材市场压力,支撑了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特别是板材价格高位运行;另一方面,增加了世界钢材市场供给,抑制了世界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涨。
  随着钢材(坯)进出口变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和时间推移,这种作用和影响会日趋明显。去年1~11月我国共进口钢材2735万吨、钢坯377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676万吨和152万吨,减幅分别为19.8%和28.7%;同期出口钢材1207万吨、钢坯451万吨,同比分别增加578万吨和312万吨,增幅分别达91.9%和225.4%;材坯净进口为1454万吨,估计比上年下降50%。
  短期内价格不会暴跌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大。宏观调控延长了景气周期,经济增长更加稳健,既不存在过热也不会深幅回调。
  钢材供给方面,虽然有大量产能建成投产但完全发挥作用尚需一个过程,加之受原材料和运输制约,今年还不至于出现全面供大于求。世界钢材价格可以说已经见顶,而炉料价格运行滞后于钢材价格,世界铁矿石、焦煤等炉料价格将在今年冲顶。
  有消息说,今年铁矿石价格有可能上涨20%,甚至更多。钢铁生产成本很可能进一步上升,这对钢材价格的高位运行会形成有力支撑,甚至会产生一定推动作用。在需求拉动减弱的情况下,成本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钢材价格走向的突出因素。当然,对钢材价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