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相关行业 > 正文

安阳市11家钢企将整合为4家

2020年04月29日 10:31 耐火材料网 zr/文

中国耐火材料网

    日前,河南安阳市政府曾发布精品钢及深加工等四大千亿级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20年,安阳市钢铁企业重组整合、装备产能置换、环保提标改造基本完成。优特钢比重达到30%以上,企业数量由11家整合为4家,形成功能完备的原料保障、冶炼、轧材、精深加工产业群,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左右。

    到2025年,安阳市钢铁行业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完成,炼铁高炉达到1200立方米以上、炼钢转炉、电炉分别达到120吨、100吨以上,同步匹配先进的烧结、炼铁和轧材设备,智能化、循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优特钢比重达到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左右。

    1、产业基础。

    目前,安阳市钢铁冶炼企业11家,其中长流程联合冶炼企业共6家,分别是安钢、沙钢永兴、凤宝、亚新、新普、汇鑫;独立炼铁企业3家,分别是博盛、鑫源、林钢;短流程炼钢为博鑫1家,短流程铸造生铁企业林州合鑫铸业1家。主要产品有建筑用高强线棒材、优质机械用钢、管材、热轧卷板和冷轧薄板。2017年底,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648万吨、1754万吨、1677万吨,占全省产能三分之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1亿元,占全市比重31.7%。已形成了炼铁、炼钢、轧材、钢铁精深加工、冶金辅料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2、发展目标。

    2020年:企业重组整合、装备产能置换、环保提标改造基本完成。优特钢比重达到30%以上,企业数量由11家整合为4家,形成功能完备的原料保障、冶炼、轧材、精深加工产业群,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左右。

    2025年:行业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完成,炼铁高炉达到1200立方以上、炼钢转炉、电炉分别达到120吨、100吨以上,同步匹配先进的烧结、炼铁和轧材设备,智能化、循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优特钢比重达到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左右。

    3、发展路径。

    根据目前安阳钢铁企业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产业链条短、高端产品比重低、高耗能高排放等特点,同时考虑钢铁当前应用市场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安阳钢铁产业要实现钢铁产业、钢铁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升级发展。在企业方面,积极引导减量化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在产品方面,立足于优化产品结构,钢铁企业要紧跟市场需求,在产品定位上求“高”、求“特”、求“精”,不断培育壮大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及特色产品,逐步改善品种结构,拓展盈利空间,实现品牌效应;在产业链方面,立足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钢铁产业尽量向下游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形成多个产业链条,逐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和渗透,并以此带动全市下游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优化升级。

    路径1:整合提升装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实施减量置换,新置换的冶炼装备炉容以工信部门批复的置换方案为准。

    第一步:水冶区域,鼓励企业采取股份合作或收购方式,将现有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等冶炼装备置换为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装备;林州陵阳镇,鼓励企业将现有炼铁高炉实施减量置换,重点填平补齐高端管材上游原料配套不足短板,为实现高端管材规划目标夯实基础。现有铸造生铁装备主要考虑为本地汽车零件部企业原料配套;汤阴宜沟镇,鼓励企业将现有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等冶炼装备实施减量置换。推动后端轧材系统改造升级,加快现有低端建筑用材向优质板材转型升级。

    第二步:在第一步整合升级基础上,重点支持殷都区辖区内钢铁企业进行再整合再提升。采取“股份合作”或依托一家实力强的企业进行收购,具体模式由殷都区按照市场机制研究确定。按照产业政策要求,进一步对炼铁高炉、炼钢高炉进行置换,在安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河南省优特钢生产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