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相关行业 > 正文

国家欲铁腕清理产能过剩 钢铁业将掀兼并重组潮

2015年12月17日 10:44 耐火材料网 zr/文

中国耐火材料网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酝酿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将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退出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家加码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钢铁行业首当其冲。

   然而,尽管近十年来国家对钢铁业产能过剩频频调控,但是收效甚微,国内钢铁行业面临高产能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压力,产能过剩风险正在积聚,全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破产重组潮。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国家正在酝酿加快化解产能过剩难题,国家发改委同工信部等多部委正对此积极调研并制定相关意见。“这是今年中央‘重拳’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上述人士说。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已进行了长时间调研,在目前行业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下一步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也将严厉整治违规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通过能耗指标、环保核查标准、银行信贷、问责制等提高行业门槛,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优胜劣汰,从而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过剩行业都集中在基础制造业,涉及地方投资和就业,下一步国家还会考虑建立和完善更为有效的退出机制。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近日表示,正在制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分业施策方案,钢铁行业是绝对性过剩行业,有能力退出的要加快“市场出清”。冯飞表示,目前部分传统制造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形势比较严峻。

     冯飞认为,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而且是一种绝对性过剩,同时也有结构性问题。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一是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二是企业盈利问题;三是企业创新转型能力不足。“十二五”期间,中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食品等19个行业。不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既定的目标,同时还完成了追加目标。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武钢集团官方否认了那份裁员6169人的清单,但钢铁行业大规模的停产却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从上年末至今年12月,中国钢铁停产产能达到6435万吨。

    “这是从未经历过的。”钢铁业从业者王磊说,在他的记忆里,即使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也未有如此大规模的停产。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不仅销售不顺畅,钢材价格下滑非常严重,已经远远超过了钢厂成本“红线”所能承受的范围,经营持续恶化带来钢铁行业普遍亏损。如今,钢铁企业停产潮已经持续一年,而且停产规模越来越大。

    10月以来,福建三钢、宣钢、成渝钒钛、包钢、首钢长治、新抚钢等钢厂相继以生产线检修方式变相停产。而河北唐山地区不少钢铁企业高炉直接停产。11月14日,唐山淞汀钢铁厂宣布停产,成为继山西海鑫之后第二个500万吨以上的停产钢厂。

     临近年末,和很多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业内人士一样,王磊对于明年钢铁行业前景并不乐观,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黄金10年”的结束,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寒冬”,钢铁消费下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恶性竞争激烈、价格下跌、行业亏损严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