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相关行业 > 正文

新常态下我国钢铁企业多元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5年10月21日 09:27 耐火材料网 zr/文

导读: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钢材需求已呈下降趋势,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钢铁行业低盈利时代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多数完全依靠钢铁业务的企业集团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努力提高钢铁主业效益的前提下,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五)发展地区特色的区位性优势产业

   很多钢铁企业结合区域独特优势,创造性地开发有特色的多元产业。一些城市钢铁企业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理念,实现双赢发展。例如:首钢的工业遗址公园和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城”代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项目;酒钢结合所在地域的特殊自然环境,培育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三、新常态下,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多元产业遵循的原则

(一)掌握企业发展规律

    遵循微笑曲线的规律,紧抓设计、研发、服务等价值高地环节,以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为目标,横向耦合、纵向延伸产业链。按照专业化—多元化—产融结合的企业发展路径,有能力的企业应依托金融平台,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

    响应国家机制体制改革的号召,有条不紊地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员工活力。多渠道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积极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理念,实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蓬勃发展,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三)聚焦发展重点

    充分考虑各钢铁企业集团多元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特点,发展具有产业、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的多元产业,按照核心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维持(退出)产业设计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聚焦各产业发展重点。

四、新常态下,我国钢铁企业多元产业的发展方向

    新常态是钢铁企业集团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钢铁企业而言,应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紧跟区域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各项国家政策,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推进多元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发展方向:

(一)国际化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将带动钢铁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钢材贸易、国际物流、冶金装备和工程等产业“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

(二)城市服务产业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市政道路、桥梁等建设日渐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燃气管道的铺设、城市绿化、垃圾处理、公园建设等公共设施投资将成为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成为钢铁企业城市服务产业发展重点。

(三)智能制造产业

     工业4.0是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强调智能制造。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重点实施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工业4.0拉开了全球“智造时代”大幕,新一轮高端制造业竞争已经开启,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产业须提前谋划,挺身融入这一轮新的智能升级浪潮中,寻找自身转型升级市场机遇。

(四)电子商务产业

    积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钢铁物流产业。钢铁企业原有的电子销售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的需要,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需要进行专业化融合,升级为第三方冶金产品电商平台,以实现网上贸易、信息资讯、在线融资、资金管理、个性化增值服务等功能,极大地促进并创新钢铁物流产业发展。

(五)节能环保产业

   新环保法和新的钢铁行业系列标准全面实施,在这一史上最严环保政策压力下,以往钢铁行业粗放式发展积累的一些环保欠账,在“十三五”时期集中进行整改和完善,按照“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五位一体的理念,将推动冶金节能环保设备和工程产业的发展。

(六)金融产业

   在我国大力推行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城市钢厂搬迁、兼并重组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都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持;同时为增加钢铁企业的利润、确保资金链安全,金融产业也应该积极开展期货、资本运营、保险、多元化、融资租赁、中小金融机构、海外融资等产融结合业务。(来源:中国联合钢铁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