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相关行业 > 正文

粗钢消费现峰值区 钢铁业将深度调整

2015年09月06日 09:58 耐火材料网 zr/文

导读: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行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因为前些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民间资本纷纷涉足钢铁,导致钢铁产能迅速扩张。赵喜子称,2005年前后,吨钢利润达1000元,行业内有一种“百万吨现象”,即按吨钢投资3000至5000元建设一座钢厂,三到五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多名钢铁企业负责人用很多形象语言描述钢铁行业最红火的年代。“投资两条生产线,挣钱像用耙子搂一样”,“一座钢厂就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迁安的钢铁厂老板用麻袋装钱一口气买十几辆奔驰”……直到现在,迁安、武安的首富仍然是钢铁厂老板。

    2008年金融危机,钢铁行业深受影响,2009年的“4万亿投资”让钢铁“回光返照”。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能又增加1亿多吨。但从2010年开始,钢铁行业真正走入下行通道,钢材价格一路下跌。到2014年,钢价跌到20年前水平,一斤只卖1块钱“白菜价”。同时,吨钢利润也大幅下滑,有人形容“最早一吨钢能赚一部手机,后来能赚二斤猪肉,到2013年上半年只能赚一瓶矿泉水。”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钢铁行业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需求不足导致钢材需求萎缩,钢铁产能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说,目前钢铁行业下游的房地产、造船、工程机械行业普遍需求不足,大型基建项目也少了。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钢铁产能属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由于前些年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亏损,少数有利润,判断相对过剩的依据是利润微薄。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1.87%,吨钢利润只有113.24元,赢利水平好于2013年,也好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但与最兴盛时期比相去甚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