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相关行业 > 正文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2014年12月17日 09:36 耐火材料网 zr/文

    二、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能严重过剩,产量供大于求,钢铁产品价格全球最低,连续3年下降至今没有止跌回升 

产能严重过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申报的353家独立法人企业钢铁产能汇总、国家发展改革委清理整顿钢铁建设项目各省区市上报资料汇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调研情况,截至2013年底,我国粗钢年产能为11.06亿吨~11.9亿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3年统计年报》显示,会员钢铁企业合计粗钢生产能力为8.4293亿吨,当年实际产钢量为6.6382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8.75%。其中,国有企业产能为4.8742亿吨,产量为3.9416亿吨,产能利用率为80.87%;民营企业产能为3.5551亿吨,产量为2.6965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5.85%。

    国有钢铁企业(含国有控股)都是钢协会员,没有加入钢协的民营企业钢的生产能力为2.64亿吨~3.48亿吨,2013年的实际产量按国家统计局快报数为全国产钢7.8亿吨,扣除钢协会员产钢后,非钢协会员的民营企业产钢1.50亿吨。按钢协2013年中国钢铁工业统计年报统计得出的非钢协会员的民营企业产钢1.59亿吨计算,产能利用率为46%~60%。按统计年报统计的中国2013年产钢8.22亿吨计算,产能利用率为69%~74%。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根据是充分的。 

    产量供大于求情况也比较严重。2014年1月~9月份,钢协会员企业钢产量合计同比增加1031万吨,钢材产量减少706万吨;不完全统计的钢坯库存比年初增加121万吨,钢材库存由年初的1241万吨上升到1459万吨、增加218万吨、增长17.56%;不完全统计的会员企业产成品占用资金比上年同期增加79.52亿元,增长4.4%。 

    钢材价格全球最低。中国和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均以1994年4月底价格为100点,2014年9月底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6.35点,CRU(英国商品研究所发布的)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6.8点,CRU亚洲指数为149.2点、北美指数为178.9点、欧洲指数为153.8点。以螺纹钢为例,2014年9月底价格比较,中国(含税价)3203元人民币约合521美元/吨,美国中西部地区(不含税价)为753美元/吨,欧盟出口价为590美元/吨。 

    参加钢协钢材结算价格监测系统的会员企业(产钢量约占会员总产量的80%)统计的平均销售结算价格(不含税)变化如下:2011年全年平均销售结算价格为4468元/吨,2012年降为3750元/吨,2013年降为3442元/吨,2014年1月~9月份平均降为3150元/吨,这其中包括了产品结构优化的成果在内。可以看出,2014年1月~9月份,平均结算价格已比2011年全年平均结算价格下降1318元/吨,下降了29.5%;销售收入利润率从2011年的2.42%降到2014年前3个季度平均的0.71%。 

2.地方国有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费用在期间费用中占比较大,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2013年,钢协会员企业(不含宝钢、日照钢铁、海鑫)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2.28%。资产负债率>90%的独立核算法人企业合计产钢超过3000万吨,资产负债率在80%~90%的合计产钢7700多万吨,资产负债率在75%~80%的合计产钢9920多万吨,资产负债率>80%的合计产钢1.07亿吨,资产负债率>75%的合计产钢2.06亿吨。中央国企(含国有控股)总资产为11690.3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76%(因宝钢集团资产负债率只有47.28%)。地方国企(含国有控股)总资产为22337.3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83%。钢协会员中的民营企业(含民营控股)总资产为9228.9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80%。国有(含国有控股)钢铁企业2013年末向银行借款余额为11084.06亿元,占会员企业向银行借款总额13175.47亿元的84.10%,而产钢量只占会员总产量的62.5%。钢协会员中的民营(含民营控股)钢铁企业向银行借款余额为2094.42亿元,只占会员企业向银行借款总额的15.90%,产钢量却占会员总产量的37.5%。

3.产业集中度低,价格过度竞争,行业难以自律 

    2013年产钢量排前5名的企业集团为河北钢铁集团4578.64万吨、宝钢集团4503.58万吨、武钢集团3931.08万吨、沙钢集团3508.05万吨、鞍钢集团3368.68万吨,合计产钢19890.03万吨,占全国产钢量8.22亿吨的24.2%,加上排名第6位~10位的首钢集团3152.33万吨、山东钢铁集团2279.34万吨、天津渤海钢铁集团1932.64万吨、马钢集团1879.41万吨和本钢集团1682.59万吨,前10名合计产钢30816.38万吨,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7.49%。 

4.钢铁行业基本上失去了在股市的融资能力 

    按照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对上市公司行业板块的划分,钢铁板块包括3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钢铁冶炼的29家),2014年6月30日总市值3390.21亿元,净资产合计4710.37亿元,股票价格平均低于净资产,市净率只有0.72,其中22家(包括业绩较好的宝钢股份)钢铁上市公司股份跌破净资产,说明股市不看好钢铁。如果钢铁行业自身的问题不解决(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下行,微利状况不改变),钢铁行业的大环境不改善,钢铁企业想从股市融资实现产权多元化,降低国有持股比例,发展混合所有制,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很难实现的。 

     2014年上半年,33家钢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6451.25亿元,同比下降4.77%,已连续3年下降;盈亏相抵后净利润只有21.79亿元,销售净利率仅0.34%。同期汽车制造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1.95%,水泥制造为10.52%,煤炭开采为8.12%,白色家电为7.91%,通用机械为7.72%,专用设备为4.74%,金属制品为3.79%。钢铁上市公司中业绩最好的宝钢股份销售净利率为3.41%。另外,鞍钢股份1.51%,沙钢股份1.39%,新兴铸管1.27%,武钢股份1.08%,河北钢铁0.70%,太钢不锈0.56%,柳钢股份1.08%,本钢板材0.95%,ST南钢0.88%,安阳钢铁0.34%,杭钢股份0.20%,包钢股份0.18%,华菱钢铁0.14%,抚顺特钢0.49%,大冶特钢3.47%,方大特钢5.69%,久立特材7.81%。 

      新钢股份、首钢股份、三钢闽光、酒钢宏兴、马钢股份、山东钢铁、凌钢股份、八一钢铁、西宁特钢、韶钢松山、重庆钢铁等11家国有控股钢铁上市公司均为亏损企业。   有冶炼能力的29家上市钢铁公司中,国有控股的公司25家,民营控股的只有4家。29家上市公司2013年合计产钢2.41亿吨,只占全国钢产量的近30%,比例很低。国有控股钢铁上市公司中国有持股比例超过60%的有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本钢、太钢等12家,国有持股占比较高的状况不利于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也需要改变。 

5.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政府对企业投资和经营干预过多,依法征税不严、不公,环境违法惩罚不力,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力,反不正当竞争法缺乏监督落实,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局面在钢铁行业还远没有形成。 

6.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这种不强主要体现在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力量分散,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钢铁行业的技术市场还不成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还仅仅处于起始阶段,科技创新人才还没有流动起来。 

7.现行钢材出口退税政策漏洞大,低附加值钢材出口迅猛增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14年1~10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389万吨(10月份出口855万吨),同比增加2193万吨,增长42.2%;进口钢材1209万吨,同比增加48万吨,增长4.1%。进出口相抵,净出口钢材6180万吨,同比增加2145万吨,增长53.15%。我国已连续2个月出口钢材850万吨/月以上。据此预计,全年将出口钢材超过9000万吨,相当于近1亿吨钢出口。我国1月~10月进口铁矿7.7843亿吨,同比增加1.1025亿吨,增长16.5%,其中的50%以上用于增加钢材出口了。问题是,我国今年出口钢材增加量的3/4,都是低附加值的依靠政府退税的以含0.0008%微量硼元素,获得按合金钢名义享受退税9%~13%优惠政策的产品。例如享受出口退税13%的含硼钢棒材1月~9月的出口平均单价只有496.67美元/吨,远低于不含硼的普通钢棒材(不享受出口退税)平均出口单价730.95美元/吨。 

    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漏洞没有堵上,我国享受出口退税的低附加值含硼钢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重已由2012年的40.26%逐季度上升,今年第3季的占比已高达53.03%。 

   8.我国铁矿山税费负担过高,急需政策挽救

我国铁矿山企业由于天然原矿含铁品位低,只相当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原矿品位的一半左右。我国铁矿山露天开采剥岩量大,采矿选矿成本均大大高于国外矿,而税费负担却是国外铁矿山的两倍以上。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今年初以来产能过剩,价格已下降40%,我国铁矿山企业亟待挽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