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行业动态 > 正文

碳化硅量产打破国外垄断 凸显发展潜力

2014年08月07日 09:18 耐火材料网 zr/文

三大举措推进产业化

    碳化硅量产为我国提供了后发优势,对碳化硅产业来讲,发展的契机就在这几年。

    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需要尽早实现产业化。对于中国来说,拥有时间上的契机点。

    陈彤指出:“碳化硅产品量产为我国提供了后发优势,2014年对整个碳化硅产业来讲非常关键,契机点就在当下几年。一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并不在高峰期,碳化硅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二是最大的市场在中国,目前国外厂商都在等中国市场成熟。我国需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尽快推进碳化硅的成熟。”

     对于如何加速碳化硅产业化步伐,赵正平认为:“国家已将碳化硅单晶材料和功率器件作为重点新材料和器件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中。未来需要做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碳化硅产业基础部分的单晶要国产化。做碳化硅功率器件需要较大尺寸的无微管缺陷的单晶片。由于技术垄断,在2004年左右一片2英寸的碳化硅单晶片国外卖给我们要5万元。现在国内的3英寸碳化硅单晶片已有小批量供货,国外的价格在逐步下降,但一片3英寸单晶片也要1.7万元。如果国内实现碳化硅单晶的产业化,价格可以降到每片6000元。二是建立一条成熟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生产线,有了生产线,才能生产出产品。三是要与应用相结合。国外更早一步进入碳化硅市场,作为后来者,只有产品比对方做得好、更便宜,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碳化硅材料的发展程度对我国至关重要。陈彤指出:“碳化硅的发展好坏,决定我们能否在下一个30年掌握主动权,站在全球功率器件的高端领域。如果这一步没有跟上,我们有可能重蹈硅功率器件的老路,高利润环节被国外企业垄断。”

    在硅材料兴盛的30年中,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功率器件产业一直处在被动局面。碳化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由于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处在低迷时期,碳化硅市场没有成熟,中国有一个难得的契机点。当前,抢占时间点,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产业化步伐势在必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