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3年磨料磨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11月27日 09:06 中国磨料磨具网 xxb/文

 

    棕刚玉1-9月份出口量40.86万吨,金额2.8亿美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出口量下降3.79%,金额下降1.38%,均价上升2.99%,天然刚玉4.04万吨,金额7597万美元,同比数量上升1.95%,价格下降1.02%,其他人造刚玉11.7万吨,金额1.01亿,量上升0.61%,金额同比上升1.81%,均价上升1.16%。碳化硅取消出口许可证后1-9月出口量21.07万吨,同比上升72.44%,价格2.32亿美元同比上升8.68%,但均价由1750美元/吨下降为1100美元/吨,下降37.14%,受欧盟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反倾销政策提出,对绿碳化硅微粉出口收取47.6%高额惩罚性关税。虽然最后的出口价每瓦不低于0.56欧元达成协议,但前期对绿碳化硅微粉的出口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从出口前十大企业看,碳化硅出口主要还是冶金耐火级的黑碳化硅产品为主。

    磨具出口量15.05万吨,金额2.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64%和12.53%,均价由1760美元/吨上升到1970美元/吨,上升11.93%,据出口主要企业上报的数据,陶瓷磨具出口量上升。

    碳化硼出口量1388吨,金额1991万美元,同比下降17.67%和19.30%,均价由14630美元/吨下降为14340美元/吨,下降1.98%。

    磨料出口所到主要地区:美国、日本、台湾、韩国、德国、印度等。

    磨具出口所到主要地区:日本、东南亚地区、非洲、欧盟部分国家。

 

    天然刚玉进口量6680.7吨、金额分别增长17.35%和6.76%,均价下降8%;其他人造刚玉进口量3.44万吨,金额分别下降22.46%和11.93%,均价上升12.50%;棕刚玉进口量、金额分别下降5.47%和3.66%,均价上升2.16%;碳化硅进口量50366吨上升91.58%,,金额上升19.63%,均价下降37.45%;碳化硼进口量56.6吨和金额分别上升21043.32%和439.31%,均价下降97.11%;磨具进口量6691吨金额分别下降5.22%和12.30%,均价下降7.44%。磨具出口价、均价均呈下降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出口磨具中高质量产品比重上升,另外,国产磨具已可替代部分进口产品,这也充分显示了国产磨具的优势。

     进口主要来源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

      4、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际形势仍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在有效调控下,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步进行,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7.7%、7.5%、7.8%,均在中央调控范围内。我们行业内,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我们行业仍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一是国内外有效需求不旺与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

       磨料行业过剩尤为突出。据最新统计,棕刚玉产能430万吨左右,白刚玉145万吨左右,黑碳化硅100万吨左右,绿碳化硅130万吨左右,产能有效利用率分别为55%、不足40%、50%和70%左右,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目前棕刚玉仍有20万吨左右在建产能,白刚玉有10万吨在建产能,这必将进一步加大产能过剩。

       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不少生产厂处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棕刚玉主要产地,河南绝大部分冶炼企业利用错峰生产,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8点利用底谷电生产,开工率25-30%左右,贵州1-6月生产相对正常,7、8月份国外夏季休假,国内市场不振,企业采取减量生产,开工率55-60%,山西、广西开工率在55-60%左右;白刚玉山东近两年上了一批厂,由于技术等原因,大多工厂只冶炼块,没有深加工,个别生产粒度砂工厂由于对市场了解不深,轻易进入,造成货款无法回收而蒙受损失,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停产;河南白刚玉企业多数也采用错峰生产的方式以降低成本;绿碳化硅产品由于前几年太阳能市场大热,新上、黑改绿等造成产能大幅度上升,当前太阳能市场形势下滑,一些企业停产,还有一些又重改为冶炼黑碳化硅,据了解,目前投入生产的有新疆10条线,青海5条线,甘肃5条线,四川、东北的生产、开工率20%左右,微粉生产企业开工率20-30%左右,为降低成本,晶片生产企业使用回收砂的比例在增加,使用率达60-70%,新砂用量不大,绿碳化硅产量不会有大的增加,产能过剩局面不会有大的改变。

       产能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习近平主席曾4次明确批示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李克强总理也表示,产能过剩越来越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要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矛盾,按照既顾当前又顾长远的原则,抑制盲目扩张。有的还在上项目,但上新项目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总量控制。这也对正在建、准备建的企业提个醒,不要盲目上,改建项目、企业间重组要实行总量控制,减量重组。

       二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过剩产能,最主要的还是同质化生产的普通产品,市场不是不需要高端产品,而是我们的产品达不到高端所需标准,从进口产品来源看,圣戈班中国公司进口棕刚玉磨料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而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用在普通磨具制造等领域。粗放式生产造成产品普遍质量不高、成本高、价格低、企业利润微薄。提高创新能力,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喜的是现在我们行业的一些企业已开始发力,与高校研发机构配合,对棕刚玉冶炼设备进行改革,水冷电缆、液压倾倒、自动配料、连线检测等技术逐步在冶炼企业使用;冶炼工艺的精细化也已在一些企业实行;磨料的深加工逐步推广应用;磨曲轴、磨齿轮、磨钢球等国产磨具已被国内使用厂家逐步接受,替代进口磨具的比例逐步提高。今年统计数据显示,陶瓷磨具的增长比例首次超过了树脂磨具。磨具自动化生产设备国内企业采购比例和出口交货比例上升幅度增大,筛网企业的有识之士不断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如自动焊接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也是我们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这些举动为行业今后发展传递着正能量,相信这些好的现象能在行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起到鲶鱼效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