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中小型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出路何在

2006年03月28日 14:49 吴狄/文

鞍本联合、宝钢集团联合以及全国其他地区钢铁企业的联合,已经对钢铁行业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对我国其他钢铁企业起到一种样板作用。超大型钢铁企业、大型钢铁企业动了起来,中小企业怎么办?对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占大多数的地区而言,要落实这一战略举措,还存在不少阻力。
  阻力一,有心投靠大集团,大集团看不上。目前谈到联合重组,大型钢铁集团几乎百分之百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有一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大型或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身上,而规模在百万吨以下、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的中小企业,很难被其看上。大型钢铁企业认为,如果把什么样的企业都拼凑到一起,这样联合重组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种心态,无疑使大部分中小钢铁企业被排除在其联合重组名单之外。中小企业要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另辟蹊径,探索其他发展之路。
  阻力二,规模相同、产品相同的钢铁企业,提到联合重组,都有积极性,但一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权力的重新分配导致谁都不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操作。搞联合重组,都要以本企业为主;否则,就会以各种借口推延,设置障碍。几年前,陕西钢铁行业曾就几家企业搞成陕西钢铁集团问题进行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阻力三,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管辖地不同,联合重组许多方面无法进行沟通,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国有、股份制、个体、冶金行业外行业搞钢铁的复杂局面。规模的限制导致企业成本高、装备差、产品品种少,企业缺乏竞争力,这样的企业要与大型企业在市场上抗衡,必然会败下阵来。但要讲联合重组,他们就会拨拉自己的小算盘,怕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资本被白白扔掉,总觉得自己的企业由自己操持,心里踏实。要搞就要以我为主,在权力的大小、利益的分配、管理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一些中型钢铁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性。钢铁新政提出的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关产业政策,是在总结我国钢铁工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多年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提出的钢铁工业要通过联合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是战略性的重大举措,必将对今后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大型钢铁集团或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形成后,将在企业产品定位、生产和管理成本、产品结构、市场布局、企业装备、市场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优势。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中小钢铁企业必须看到这种现实的严酷性,不能等待、观望,要尽快行动起来,按照钢铁新政的产业政策,排除各种阻力,通过分步走的方法,以自己的优势争取在市场经济中的最佳地位。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联合重组,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中小企业较多的地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同时,在中小企业较多的地区,钢铁企业也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像在陕西省的十几家钢铁企业中,就有像龙钢这样年产300万吨规模的企业。如果在加入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无望的情况下,区内企业以龙钢为龙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其他企业以股权加入的形式,经过重组联合,就可以形成500万吨规模的钢铁集团。在形成这样的集团企业后,还可以通过联合重组形式,与西北的一些大型钢铁集团组合,或与国内其他钢铁集团重新组合。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小钢铁企业攥成“拳头”,就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和发展的实力。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充分认识联合重组搞集团化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迅速打破各种顾虑,排除各种干扰,尽快行动起来。         来源: 中国冶金报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