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宝钢“十一五”规划蓝图

2006年03月28日 14:47 吴狄/文

在宝钢迎来投产20周年之际,这艘钢铁“航空母舰”正开启新的航程。日前从宝钢集团获悉,在“十一五”期间,宝钢将通过扩建新项目及兼并重组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据了解,从1985年9月投产以来,宝钢通过国家投资建设和自身积累,逐步形成了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1998年,宝钢与上钢、梅山合并,形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几年来,宝钢技术改造、新品开发、资本运作多头并进,成长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达到2000万吨左右。去年底,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信用评级从“BBB”调升至“BBB+”,公司信用评级的前期展望均为“稳定”,前不久公布的《财富》200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集团位居309位,比上一年上升63位。
  未来的宏伟蓝图渐渐展现。宝钢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规划范围内的宝钢在建、将建项目,就能确保宝钢集团在2010年产能达到3000万吨的规模。宝钢股份的“十五”规划的宽厚板项目和1800冷轧项目等新项目已经完工,使宝钢有能力生产世界一流的造船板、汽车板和管线钢;4号高炉于今年4月投产,增加炼铁能力350多万吨,以保证高端钢材的生产。原有的一钢和五钢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并入宝钢股份形成不锈钢和特钢生产基地。除此之外,浦钢搬迁宝山罗泾也已正式启动。
  按计划,2008年3月,新的中厚板钢材生产线将在宝山罗泾投产,在建成现代化的生产线后,浦钢也将列入宝钢一体化整合的范围,从而使整个集团的原有下属大型钢铁子公司全都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宝钢负责人同时表示,未来五年,按照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宝钢将积极扩大自身规模,并利用钢铁业合理“降温”的有利时机,以及在国际钢铁并购市场选择合适机会,兼并重组有发展前景的钢铁企业,从而迈向“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的目标。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将使宝钢未来5年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在汽车板、电工钢、造船板等高端市场上进一步取代进口产品。按照宝钢的计划,至2010年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目标是:汽车板将在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电工钢和家电用钢占40%以上,管线钢占40%,造船板和不锈钢占30%以上,从而在钢铁生产规模和产品技术上达到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的水平。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