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简介

2006年03月28日 14:34 吴狄/文

中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 88 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页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润土、铁矾土、其他粘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岩、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菱镁矿
  中国是世界上菱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矿石 30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我国菱镁矿的重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广、储量相对集中,大型矿床多。探明储量的矿区 27 处,分布于 9 个省 ( 区 ) ,以辽宁菱镁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国的 85.6% ;山东、西藏、新疆、甘肃次之。在 20 多处矿床中, 10 个大矿区拥有 94% 的储量。矿床类型以沉积变质 - 热液交代型为最重要,如辽宁海城、营口等地菱镁矿产地、山东掖县菱镁矿产地等;沉积型、热液脉型和基性 - 超基性岩型不具重要意义。中国菱镁矿主要形成于前震旦纪和震旦纪,少数矿床形成于古生代和中新生代。
萤石
  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 CaF 2 l .08 亿吨,居南非、墨西哥之后,处世界第 3 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230 处,分布于全国 25 个省 ( 区 ) 。以湖南萤石最多,占全国总储量 38.9% ;内蒙古、浙江次之,分别占 16.7% 和 16.6% 。我国主要萤石矿区有浙江武义,湖南柿竹园、河北江安、江西德安、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贵州大厂等。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以热液充填型、沉积改造型为主,伟晶岩型等类型不具重要意义。萤石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以中生代燕山期为最重要。
耐火粘土
  中国耐火粘土资源丰富。总保有储量矿石 21 亿吨。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327 处,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山西耐火粘土矿最多,占全国总储量的 27.9% ;其次为河南、河北、内蒙古、湖北、吉林等省 ( 区 ) 。按成因矿床可分沉积型 ( 如山西太湖石、河北赵各庄、河南巩县、山东淄博耐火粘土矿等 ) 和风化残余型 ( 如广东飞天燕耐火粘土矿 ) 两大类型,以沉积型为主,储量占 95% 以上。耐火粘土主要成矿期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次之。
硫矿
  中国硫矿资源相当丰富。主要为硫铁矿,其次为其他矿产中的伴生硫铁矿和自然硫。总保有储量折合硫 14.93 亿吨,居世界第 2 位。硫铁矿中含硫大于 35% 的富矿很少,仅占 3.6% 。除上海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外,皆有硫矿分布。已探明储量的矿区 760 多处。硫铁矿以四川省为最丰富。伴生硫储量江西 ( 德兴铜矿和永平铜矿等 ) 第一。自然硫主要产于山东 ( 泰安地区 ) 。广东云浮硫铁矿、内蒙古炭窑口、安徽新桥、山西阳泉、甘肃白银厂等矿区均为重要的硫铁矿区。矿床类型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型几种。以沉积型 ( 占全国总储量 41%) 和沉积变质型占全国总储量 19%) 为最重要。硫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其次为前寒武纪和中生代,新生代也有大型自然硫矿床形成。
芒硝
  中国芒硝矿资源极为丰富,总保有储量 Na2SO4 105 亿吨,居世界首位。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00 多处,分布于全国 13 个省 ( 区 ) ,以青海省储量最多,约占 40% ;四川省次之,约占 30% ;云南、内蒙古也有较多的芒硝产出。我国芒硝矿的重要特点是质量好,矿床规模大。矿床类型分为现代内陆盐湖 ( 如青海察尔汗盐湖、新疆七角井盐湖等 ) 芒硝矿床和古代内陆湖 ( 如云南禄劝硝井矿区 ) 矿床两种。芒硝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
重晶石
  中国重晶石资源相当丰富,分布于全国 21 个省 ( 区 ) 。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03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3.6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就省 ( 区 ) 而论,以贵州省重晶石矿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的 34% ;湖南、广西、甘肃、陕西等省 ( 区 ) 次之。以上五省储量占全国的 80% 。矿床类型以沉积型为主 ( 如贵州天柱、湖南贡溪、广西板必、湖北柳林重晶石矿等 ) ,占总储量的 60% 。此外,还有火山 - 沉积型 ( 如甘肃镜铁山伴生重晶石矿 ) 、热液型 ( 广西象州县潘村 ) 和残积型 ( 广东水岭矿 ) 。成矿时代以古生代为主,震旦纪及中一新生代也有重晶石矿形成。
盐矿
  中国盐矿资源相当丰富,除海水中盐资源外,矿盐资源在全国 17 个省 ( 区 ) 都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50 处,总保有储量 NaCl 4075 亿吨,以青海省为最多,占全国的 80% ;四川 ( 成都盆地、南充盆地等 ) 、云南、湖北 ( 应城盐矿 ) 、江西 ( 樟树盐矿、周田盐矿 ) 等省次之。盐矿可分岩盐、现代湖盐和地下卤水盐 3 种类型,以现代湖盐为主,如柴达木盆地的现代盐湖。盐矿形成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
钾盐
  中国是钾盐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仅在六个省 ( 区 ) 有少量钾盐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28 处,总保有储量 KCl 4.56 亿吨。我国钾盐主要产于青海察尔汗盐湖,其储量占全国的 97% ;云南勐野井也有产出。钾盐矿床类型以现代盐湖钾盐为主,中生代沉积型钾盐矿和含钾卤水不占重要地位。
硼矿
  中国硼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 14 个省 ( 区 ) 有硼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63 处,总保有储量 B2O3 4670 万吨,居世界第 5 位。就省 ( 区 ) 而言,以辽宁硼矿最多,储量占全国的 57% ;其次为青海,占 24.7% 。硼矿类型以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型为主,如辽宁营口、宽甸等地的硼矿,是我国硼矿资源的主要来源;现代盐湖沉积型硼矿也很重要,如青海和西藏的一些盐湖硼矿。
磷矿
  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 26 个省 ( 区 ) 有磷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412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152 亿吨,居世界第 2 位。从分布看,以湖北、云南为多,分别占 22% 和 21% ;贵州、湖南次之。以上 4 省合计占全国储量的 71% 。我国重要磷矿床有云南昆阳磷矿、贵州开阳磷矿、湖北王集磷矿、湖南浏阳磷矿、四川金河磷矿、江苏锦屏磷矿等。磷矿矿床类型以沉积磷块岩型为主,储量约占 80% ;内主磷灰石矿床、沉积变质型磷矿床次之;鸟粪型磷矿探明储量极少。我国磷矿的成矿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和早寒武世,前震旦纪、古生代也有磷矿产出。
金刚石
  中国金刚石矿资源比较贫乏。全国只有 4 个省产有金刚石矿。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23 处,总保有储量金刚石矿物 4179 千克 。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产于辽宁,其储量约占全国的 52% ;山东蒙阴金刚石矿田次之,占 44.5% 。在矿床类型方面,我国金刚石矿以原生矿为主,砂矿 ( 湖南沅江流域、山东沂沭河流域等地砂矿 ) 次之。金刚石矿成矿时代以古生代和中生代燕山期为主,第四纪砂矿亦具一定的工业意义。
石墨
  中国石墨矿资源相当丰富。全国 20 个省 ( 区 ) 有石墨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91 处,总保有储量矿物 1.73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从地区分布看,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储量占全国的 64.1% ,四川和山东石墨矿也较丰富。石墨矿床类型有区域变质型 ( 黑龙江柳毛、内蒙古黄土窑、山东南墅、四川攀枝花扎壁石墨矿等 ) 、接触变质型 ( 如湖南鲁塘、广东连平石墨矿等 ) 和岩浆热液型 ( 新疆奇台苏吉泉矿等 )3 种,以区域变质型为最重要,不仅矿床规模大、储量多,而且质量好。石墨矿成矿时代有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元古宙石墨矿为最重要。
硅灰石
  中国硅灰石资源丰富。全国 14 个省 ( 区 ) 有硅灰石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31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1.32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吉林省硅灰石矿最多,占全国的 40% ;云南、江西、青海、辽宁次之。硅灰石矿床类型有夕卡岩型 ( 如吉林龙井、湖南常宁、江苏溧阳等 ) 、接触热液变质型 ( 如吉林梨树、江西上高 ) 和区域变质型 ( 如吉林浑江 )3 种,以前两种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其次为泥盆纪、志留纪和寒武纪。
滑石
  中国滑石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 15 个省 ( 区 ) 有滑石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43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2.47 亿吨,居世界第 3 位。从省 ( 区 ) 分布看,以江西滑石矿最多,占全国的 30% ;辽宁、山东、青海、广西等省 ( 区 ) 次之。滑石矿矿床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型,如辽宁海域、山东掖县等产地和岩浆热液交代型,如江西于都、山东海阳等产地,以碳酸盐岩型为最重要,占全国储量的 55% 。成矿时代主要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次之。
石棉
  中国石棉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 15 个省 ( 区 ) 有石棉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45 处,总保有储量矿物 9061 万吨,居世界第 3 位。青海石棉矿最多,储量占全国的 64.3% ;四川、陕西次之。主要石棉矿产地有四川石棉、青海茫崖和陕西宁强等石棉矿区。我国石棉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超基性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类,前者规模大,储量占全国的 93% 。石棉矿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古生代成矿为最重要。
云母
  中国云母矿资源丰富。全国 20 个省 ( 区 ) 有块云母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69 处,总保有储量云母 6.31 万吨。以新疆块云母最多,储量占全国的 64% ;四川、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也有较多的云母产出。主要云母矿区有新疆阿勒泰、四川丹巴、内蒙古土贯乌拉云母矿等。云母矿的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伟晶岩型、镁夕卡岩型和接触交代型 3 种。以花岗伟晶岩型力量重要,其储量占全国的 95% 以上。云母矿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元古宙和古生代,中生代以后形成较少。
石膏
  中国石膏矿资源丰富。全国 23 个省 ( 区 ) 有石膏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69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576 亿吨。从地区分布看,以山东石膏矿最多,占全国储量的 65% ;内蒙古、青海、湖南次之。主要石膏矿区有内蒙古鄂托克旗、湖北应城、吉林浑江、江苏南京、山东大汶口、广西钦州、山西太原、宁夏中卫石膏矿等。石膏矿以沉积型矿床为主,储量占全国 90% 以上,后生型及热液交代型石膏矿不很重要。石膏矿在各地质时代均有产出,以早白垩纪和第三纪沉积型石膏矿为最重要。
宝玉石
  中国宝玉石矿品种繁多。辽宁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海蓝宝石、广东的南方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鸡血石、湖北的绿松石、抚顺的煤玉、琥珀和内蒙古的玛瑙等古代就已开采并驰名中外。在海南、江苏、山东等地还产有蓝宝石矿。我国宝玉石地质工作程度较差。对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海南五省 12 个宝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物 4. 1 万千克 ,以宝石级刚玉、绿柱石、石榴子石和锆石为主。对北京、内蒙古、辽宁、河南、广东、青海六省( 区 )10 个玉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石 28.9 万吨,其中以辽宁的岫岩玉保有储量最多,占全国玉石储量的一半。我国宝玉石矿有多种矿床类型,以伟晶岩型、热液交代型和风化残积 - 冲积型矿为重要,岩浆型、变质型、夕卡岩型次之。宝玉石成矿时间跨度较大,自前寒武纪直至第四纪均有宝玉石矿形成。
水泥灰岩
  中国水泥灰岩资源相当丰富,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各省 ( 区、市 ) 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 1124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489 亿吨。储量以陕西最多,占 10% ,安徽次之,占 6.7% 。广西、四川、山东水泥灰岩资源也较丰富。水泥灰岩矿床成因类型分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 如河北邯郸峰峰矿、四川峨眉黄山等 ) 、机械碎屑沉积矿床 ( 如山西大同七峰山等 ) 、生物沉积矿床 ( 如江苏、浙江等地石炭系黄龙灰岩等 ) 和重结晶型石灰岩矿床 ( 如黑龙江省爱辉关鸟河 ) 。石灰岩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各时代地层中几乎都有形成,但用于生产水泥的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石灰岩。
玻璃硅质原料
  中国玻璃硅质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玻璃用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和脉石英等类矿产。全国 26 个省 ( 区 ) 有 189 个矿区,总保有储量 38 亿吨。就地区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为最,占全国总储量的 42.4% ;石英砂以海南为最多;玻璃用石英砂岩山东则居首位。主要矿区有青海大通、河北滦县雷庄、内蒙古甘族卡、辽宁本溪、河南渑池、福建东山、广西北海、海南文昌等地硅质原料矿。就矿床成因类型分,以沉积变质石英岩、沉积石英砂岩和海相沉积石英砂为主,热液型石英脉不具重要意义。玻璃硅质原料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形成。
硅藻土
  中国硅藻土资源丰富。全国 10 个省 ( 区 ) 有硅藻土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354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3.85 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 2 位。在地区分布上,以吉林最多,占全国储量的 54.8% ,云南、福建、河北等地次之。矿床类型主要为火山物源沉积型矿床 ( 吉林长白、山东临胸、浙江嵊州市硅藻土矿等 ) 和陆源沉积型 ( 云南寻甸、四川米易硅藻土矿等 ) 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第三纪和第四纪,以第三纪为主。
高岭土
  中国高岭土矿资源丰富。在全国 21 个省 ( 区 )208 个矿区探明有高岭土矿,总保有储量矿石 14.3 亿吨,居世界第 7 位。从地区分布看,广东最多,陕西次之。分别占全国储量的 30.8% 和 26.7% ;福建、广西、江西探明储量也较多;香港特别行政区亦有高岭土矿产地。我国主要高岭土矿区有广东茂名、福建龙岩、江西贵溪、江苏吴县和湖南鸲醴陵等。矿床类型有风化壳型、热液蚀变型和沉积型 3 种,以风化壳型矿床为最重要,如广东、福建的高岭土矿区。成矿时代主要为新生代和中生代后期,晚古生代也有矿床形成。
膨润土
  中国膨润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国 23 个省 ( 区 ) 皆有膨润土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86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24.6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地区分布上以广西、新疆,内蒙古为多,分别占全国储量的 26.1% 、 13.9% 和 8.5% 。主要膨润土矿区有河北宣化、浙江余杭、河北隆化、辽宁黑山、辽宁建平、浙江临安、甘肃金昌、新疆布克塞尔。浙江临安平山的钠基膨润土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钠基膨润土矿床。矿床类型可分沉积型、热液型和残积型 3 种,以沉积 ( 含火山沉积 ) 型为最重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 70% 以上。成矿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在晚古生代也有少量矿床形成。就矿石成分看,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在总储量中分别占约 27% 和 31% 。
花岗石
  花岗石矿在商业中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质地坚硬、抗酸碱,可加工成一定规格石料或工艺品的天然石材,并非地质学中的 " 花岗岩 " 概念。花岗石大体包括岩浆岩、火山岩类和部分变质岩类 ( 如混合岩、片麻岩等 ) 。我国花岗石矿资源丰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探明储量的矿区 180 余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17 亿立方米,包括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辉绿岩、角闪岩、玄武岩、辉长岩、蛇纹岩、橄榄岩、辉石岩等。地区分布上以山东、北京为多,分别占全国储量的 23.8% 和 18.5% 。花岗石矿产多为岩浆型或火山型成因,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产出;部分经后期蚀变或变质;另外一些原岩多为沉积岩类,经受深变质而形成混合岩或片麻岩。
大理石
  大理石亦为商业名称,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可加工成建筑石材或工艺品的天然碳酸盐类岩石,如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等。中国大理石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全国 26 个省 ( 区 ) 皆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 123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 10 亿立方米,以广东、河北储量最多,各占 16.6% 。我国主要大理石矿区有河北曲阳、江苏宜兴和赣榆、湖北黄石、四川宝兴、陕西留坝及广东英德大理石矿等。大理石矿成因类型有区域变质型.沉积型和接触变质型 3 类,以区域变质型为主,储置占全国总储量的 50% 以上。大理石矿自太古宙至于生代均有形成,以太古宙和元古宙为主,古生代、中生代次之。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