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在浙江长兴成功举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情 > > 正文

中钢集团:整合资源优势 做大中国碳素产业

2006年03月28日 14:33 吴狄/文

9月4日,在第一届中国吉林 ·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中钢集团公司与吉林省国资委签署了中钢集团重组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框架协议。中钢集团将利用自身国内外市场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的运作体系,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吉炭集团与国内部分同行业企业进行整合,实现打通钢铁生产供应链,做大做强中国炭素产业的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
  黄天文介绍,中钢集团是为钢铁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集资源、贸易、科技及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 11 家专业公司、 12 家京外企业、 6 家科研企业和 16 家海外机构,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巴西、德国、新加坡、印尼、加蓬、越南、土耳其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覆盖全球。中钢集团是中国最早 “ 走出去 ” 开发矿产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拥有海外矿产资源基地,是我国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代理商,已与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主营商品贸易居国内领先地位,中钢集团六家科技企业在探矿、选矿、热工、环保、耐火材料、金属制品等领域,有较雄厚的研发实力,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曾参与神舟五号飞船有关部件的研制工作,在业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良好形象。
  谈到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黄天文说,这个公司 1955 年建成投产,是我国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企业,主体装备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属一流,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分为十一大类五十六个品种,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炭电极、炭纤维、核石墨、激光石墨、水平连铸石墨等,年产量为 12 万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航天、军工等领域。吉炭集团建有国内唯一的炭素技术中心和炭素制品商检实验室,是中国炭素行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出口产品商检中心。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位于钢铁产业上游的炭素制品生产,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作为一家专门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运营商,中钢集团把重组吉炭集团、整合中国炭素行业作为战略发展目标之一。通过对现有炭素行业的再投资,强化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力争使中钢集团炭素的生产规模达到 20 万吨以上,赶上或超过美国尤卡、德国西格里公司,发挥出规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充分利用中钢集团的营销网络,优化炭素行业原材料供应与产品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中钢集团在钢铁生产原辅材料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对于此次重组的意义,黄天文说,这次中钢集团重组吉炭集团,是中央企业联合地方、实现双赢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不但可以做到双方在资金、管理、生产、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提高我国炭素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央、地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可以有效拉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实现地区经济繁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阅读
广告位招租
中国耐火材料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热点资讯排行榜